图为3月17日拍摄的北京小汤山医院局部(无人机照片)。 |
图为医疗队员在调试设备。 |
图为一名护理人员在防护服上写下“欢迎回家”的字样。 |
图为出院患者留下的感谢信。 |
防范境外疫情输入,成为全国各地重点关注的焦点。作为重要的国际口岸,北京面临的风险不小。
为做好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尽力保证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3月16日起,启用小汤山医院,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治疗。
17年前,小汤山医院曾经在“非典”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了市民信心和希望。17年后,小汤山医院再次承担疫情防控任务,必将带来新的希望,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小汤山医院设床位1000余张,主要用于北京海关检疫后有风险人员的进一步医学筛查。对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收进医院进行治疗,对筛查后未发现异常的旅客将由目的地省份以安全适宜方式运回本地,京内旅客由各区接回,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实现闭环运行和管理。小汤山医院扩建区域的病房设施、实验室检测、影像检查、消毒防护、污水处理、消防安全等所有设施均已验收合格。严格按照卫生防疫标准,完成了院内区域所有通道硬隔离,并设置单独出入口,实现各病区安全独立运行。
北京从市属医院中选派了数百名医护人员,专业涵盖呼吸、感染、重症、急诊、儿科、中医、检验、放射、药剂等,已完成系统的业务及防护培训。小汤山医院已与其他市级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形成远程会诊机制,促进医疗协同,分享经验。
为北京筑起铜墙铁壁
卢国强
为尽快组建小汤山定点医院医疗队伍,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从2月2日就抽调机关和市属医院精锐力量,目前已从22家市属医院选派了600余名医护人员,经过多次演练,全面投入工作。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其中的天坛医院医疗队,作为代表,管中窥豹。
“年轻人是时候站出来了”
3月15日清晨,16名医务人员在北京天坛医院集结,驰援小汤山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徐燕玲,护理部及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等为医疗队员们送行。
“现在我们年轻一代是时候站出来了。”“95后”护士彭静雯说,“知道组队的消息,就是一门心思想去,给护士长发信息报名时有点紧张,手有点抖,知道被选中后,反而平静了。”
确定出发时间后,彭静雯考虑再三,还是向父母“坦白”了,没想到父母全力支持,唯一的“要求”是“好好休息,多吃点,不许减肥”。
“17年前抗击SARS疫情的时候我13岁,看到了病毒的无情,更看到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这是我成为一名白衣战士的动力。”第一批派驻小汤山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护理组组长贾珍礼说,“现在,该我们来保护这座城市了。”
从2月17日第一批3名护士前往小汤山医院开始,截至3月18日,北京天坛医院先后派遣4批29名医务人员前往小汤山医院抗击疫情一线。他们平均年龄30岁,全部为临床医务人员优中选优的年轻骨干。
“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
“放射科的王志平跟科主任真是‘软磨硬泡’,最后‘如愿以偿’。”北京天坛医院医务处副处长王晓岩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已经有10年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的贾珍礼早早就打包好了行李,随时准备奔赴一线。他说:“我是最合适的人选,冲锋陷阵义不容辞。”
“我爱运动,我身体好,我年轻,我是党员。”来自急诊科的护士彭丙欣,给了护士长一连串理由。
“时间紧、任务重,但报名通知下达时,没有一个人犹豫,几乎是所有人都强烈要求前往战场。”北京天坛医院护理部主任蔡卫新说,短短几个小时,名额“爆满”,护理部反复斟酌报名人员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才最终确定名单。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北京天坛医院在精心选拔出征人员的同时,对每一位队员进行系统的综合培训,包括新冠肺炎防控知识、隔离病区工作流程等内容。同时,每一位队员都到感染科、急诊、发热门诊的抗击疫情核心科室进行轮转,熟悉工作流程和防护流程,增强防护意识、具备防护能力。在出发前,每一位队员都经过严格的考核,只有综合考核合格,才能进入备选队伍。
同时,院方还专门邀请参加过抗击SARS疫情的护士长用亲身经历指导医护人员正确面对疫情、正确面对工作。
“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在留言簿上,一位队员工整地写道。
“‘小汤山速度’激励着我们”
17年前,4000名工人用7个昼夜建成北京小汤山医院非典病房,“小汤山速度”震惊世界。
“这里就是战场。我们3月14日来的时候还是空空的病房,‘战斗’一天多,16日第一批病房就开始陆续接收病人。”先期派驻小汤山医院的队员单静说。
“‘小汤山速度’激励着我们。”北京天坛医院派驻小汤山医院领队刘晓楠说,为了按时完成病房建设、接收患者,从到达小汤山医院的那一刻起,全部医疗队员就进入分秒必争的战斗状态。
“刚到病区的时候,只有我和4名护士到位,病房内基本还是空的。”刘晓楠说,“参与创建天坛医院特需门诊、体检科的经验派上了用场。”她带着4名护士迅速理清头绪,领设备、调试设备、整理物资……同样仅用一天多,病房就具备了接收患者条件。
“第一天忙活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早上5点多起床,一直干到晚上。”刘晓楠说,为了接收患者更加从容,所有的时间都要“抢”。17日晚9点多,抢在休息前,刘晓楠给部分天坛医院的医疗队员开了个组会,强调工作和安全防护的细节;会后回到住地,队员们按照防范传染病的标准,给自己的房间规划“三区两线”。
“想跟大家说的话特别多,但是看着大家疲惫的样子又实在舍不得占用休息时间。”刘晓楠说,只要有空闲,她就会在微信群里给大家发信息,“保证安全,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同事和患者负责”。
三十五封感谢信背后
靳晓方
“感谢护士们对我们的悉心照料!你们是最棒的!”“谢谢你们无微不至的看护,让我感受到了祖国和家的温暖。”随着小汤山定点医院第一、二批境外进京人员陆续出院,各病区的护士们已经收到了35封图文并茂的感谢信。
或是一句简单的感谢,或是联合签名,或是用漫画形式记录的护士们工作的瞬间……这些感谢信上频次最多的就是“感谢”“温暖”“家”这样的字眼。“我们希望用温暖服务给境外进京人员回家的感觉,用精专的护理技术提供快速的筛查判断。”小汤山定点医院专班组护理负责人、北京友谊医院护理部主任骆金铠说,“看到络绎不绝的感谢信,我们真的很感动,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欢迎回家,细节渗透关爱
“欢迎回家”是出现在小汤山定点医院最多的词汇。护理人员接待入境人员的第一句话就是“您好,欢迎回家”;每个病区的第一个入口,都醒目地贴着“欢迎回家”的字样;1-4病区护士制作的千纸鹤上写着“欢迎回家,祝您健康”;2-8病区护士在隔离服上写着“欢迎回家”……出院时,护士会细心地询问:“您半小时之内能否离开?我们将为您预约车辆,安排下一步行程。”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关爱。
小汤山定点医院除了单人房间,还设计了双人间,方便带孩子、老人或者夫妻居住。每个房间都有无线网络、有线电视、独立卫浴和可视呼叫屏,还根据中国人的习惯配备了热水壶。
“管家式”服务,帮助入境人员解决难题
“很多旅客经过长途飞行,到达后都很疲惫,有的人甚至出现了低血糖。”骆金铠说,为了让入境人员填饱肚子,与超市联系,推行APP购物,制定安全的无接触送餐流程。由于第一天启用时送货时间是白天,而定点医院接待首批入境人员的时间是在深夜,晚上来的入境人员不能及时收到订购的货物,护士们就把自己的食物、充电器、一次性用品都送给了他们。
经过摸索后,白天两次送货改为按需送货,晚上到来的入境人员也有了保障。“我们一直在优化流程,从启用到现在已经修改了8次。”骆金铠介绍,目前按照入境人员的需求一共开发了4种套餐,不仅包含食物、饮水,还有一次性洗漱用具、充电器等简单的生活物品,连一次性纸尿裤、卫生巾这样的物品都准备齐全。
有的人看到套餐里有方便面、火腿肠,开玩笑地说:“终于能吃到祖国的方便面了!”
为了方便语言不通的入境人员,每一个房间里都张贴了中英文双语海报和图文并茂的小看板,病区里的工作手机下载了语言翻译软件。
“沟通顺畅直观,就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入境人员的需求。”骆金铠对护士们说,“现在你们就是‘大管家’,不仅要为入境人员解决难题,排除忧虑,还要提供优质服务。”
建立护士大家庭,突出专科特色
为了抗击疫情,小汤山定点医院集结了834名护理人员,分别来自21家市属医院,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25岁。
“如何让大家迅速融合,组建团队,建章立制,精准专业,优化服务,是目前护理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尽管嗓音嘶哑,眼睛出现血丝,近半个月每天睡眠不足三个小时,骆金铠每天早上9点都会准时召开护士长工作例会,告之专班组的最新流程,解决、反馈各护士长提出的问题。每个病区首次接收入境人员,她都会带着护理部成员分散到病区,以老带新,逐一指导工作细节,给护士们加油鼓劲。她还会到每个病区转一转,把来自不同医院的护士长们好的做法记录下来,分享给整个团队,希望大家能够快速度过磨合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
由于仪器设备各家医院使用的型号不尽相同,大家又来自不同专业,在医院启动前,护理组编写了近2万字的《小汤山定点医院护理工作手册》,细化每个岗位职责、每项应急预案、每个工作流程,并根据防控及救治需要,统一了基础及专科护理操作17项。病区启用前联合院感及疾控处对所有护士进行了培训考核,全部通过后方可上岗工作。
据骆金铠介绍,目前的护理培训及工作分为基础护理工作和专科护理工作,基础护理包括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等内容;专科护理则包括咽拭子标本采集、经鼻高流量吸氧、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除颤仪、CPR等。
同时,护理组还根据救治需求,结合各家医院特色成立了专业小组。如:佑安医院护士分散到各个病区,帮助病区加强院感把控;为了更好地照顾儿童,成立了儿童医院及首儿所小儿静脉采血、输液的团队,只要各病区有需要,随时提供服务;中医医院护士则指导入境人员和其他护士做八段锦和呼吸操,提高身体机能;积水潭医院护士发挥伤口护理的特长,制定预防压力性损伤小妙招;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的护士则发挥心理护理的特长,成为大家的“安慰剂”。
“虽然护理工作都是小事,但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极致,就是一件伟大的事。”骆金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