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武汉市武昌区高层建筑外墙打出“武汉加油”字样(无人机照片)。 |
不久前,一部名为《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的武汉城市短片,让不少人看得热泪盈眶。这些日子,武汉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许许多多海归纷纷站出来,发挥个人优势,想要为武汉多做些事情。有一份力便出一份力,有一份热便传递一份热。
最近,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青委会的三十几位海归,自发组织起来,将《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翻译成英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芬兰语、意大利语、马来语等10种语言,面向世界传播。
“我们想让国外更多的人看到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谈及制作视频的初衷时,他们中有的人这样说。
十国语言喊出“武汉加油”
“等这个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键”
“等地铁里的人多到挤不上这一班”
“等去武大看樱花的人比樱花还多”
“等过早抢不到最爱的那一碗热干面”
视频里的这几句话,让留法海归瞿柯感动又揪心。他把视频迅速转发到了欧美同学会第三期全国青年骨干培训班的微信群里,并建议可以给这部短片配一版法语字幕,他自己翻译,希望能有更多外国人看到这部短片。
没想到,这个建议一提出来,微信群里“炸了锅”。“我来做英语的……”“我翻译德语……”“日文版的我来做,我还能找到合适人选来为日语配音,有了配音效果会更好……”
当天晚上,一个名为“莫慌”的海归工作组正式成立了,要把《武汉莫慌,我们等你》这部短片翻译成10国语言版本,并利用海归们的自身资源,扩大视频的传播渠道,向海外发出武汉更清楚、更温暖、更有力量的声音。
与视频拍摄方湖北电视台接洽,以获得视频语种翻译的授权;分头出翻译脚本,联系国内外专家对翻译准确度进行把关;安排视频制作事宜,提高短片呈现效果……大家全部是志愿服务。
疫情发生后,不少海归带头捐款捐防护物资,而此刻,能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再为武汉出把力,这责无旁贷。
视频海外上线持续推进
来自北京、上海、广东、云南、四川、陕西、山东等地的欧美同学会青委会会员自发成立多语种翻译工作组,形成翻译、制作、外宣、综合等小组。视频已相继制作完成,对应版本已在德国、墨西哥等地成功上传至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更多语种视频的海外上线也在持续推进之中。
在参与其中的海归看来,积极传播正能量,汇集国际专业知识并总结经验,努力做好包含防灾、防疫、减灾等在内的国际专业渠道的沟通协调工作,是留学人员在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向。但与此同时,海归的语言优势、专业特色和国际渠道背景,也能在今后抗击疫情及疫后国际合作减灾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法语视频制作完成后不久,瞿柯就将视频分享给了几位自己的法国好友。作为视频的“首批观众”之一,好友们看完后非常感动,也对武汉有了更多理解。“‘从中能感受到深切的希望,还有鼓励,这很打动人。’一位意大利朋友在看完视频后这样对我说。”
少数民族语言版本传递力量
当记者向他询问具体参与翻译工作的海归有谁时,云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杨晓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海归学长们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应该做的事情。是谁做的并不重要。”
在欧美同学会青委会几位委员的启发和帮助下,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杨晓冬还带头组织团队,制作了《武汉莫慌,我们等你》少数民族语言字幕的版本,其中包括苗语、彝语、满语、蒙古语、壮语、景颇语、纳西语、白语等11种少数民族语言。
“不吵”
“不堵车”
“晚上七点像凌晨三点”
“武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这是杨晓冬负责翻译成藏语的几句,病毒笼罩下的阴霾令人心痛,短短几行,他在翻译时却认真揣摩了很久。他相信,按下的暂停键不会延续很长时间,阴霾过后,阳光的温暖定会重新融化这九省通衢的每一个角落。
正如他用苗语所翻译的那句:“别怕,再等一等。”
这些用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出来的视频版本,传播出了一份坚定的力量和浓浓的爱意。
冬天总会过去。再相约赏樱,一起吃面,叹一桥飞架南北,登楼远观,烟波江上浩渺无穷。待到春暖花开。
武汉莫慌,我们等你。